建站频道
    当前位置: 中国美术家网 >> 艺术评论 >> 会员评论 >> 江苏 工艺美术家 紫砂 综合评论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书道陶道皆大道

        作者:史俊棠2015-08-18 15:13:17 来源:中国美术家网
        书道陶道皆大道

        江苏宜兴,闻名遐迩,山水环绕,声讨优美,犹如镶嵌在太湖西岸的一颗灿烂明珠。历史长河中的宜兴人,秉承耕读传家,厚德载物,因此文脉厚重,名家辈出。宜兴悠久的制陶史,孕育了多门类的陶瓷艺术,成为中外驰名的陶都。宜兴陶瓷的发展,历来容纳八方贤才,于是乎,有志者纷至沓来,以其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,融入土与火的艺术,一个个圆着自己的梦想,实现自身的价值,同时也丰富了宜兴陶瓷艺术的创新,王亚平,乃其中之一。

        王亚平,金坛人氏。金坛与宜兴历史上同属常州府管辖,因此相隔并不遥远。也许是命中早就注定他要融入宜兴陶瓷,1974年就考入宜兴陶校美术专业,他学的是陶瓷装饰艺术,打好书法基础,是他的必须功课,于是,他在书法瀚海中不断探索,领悟摄取,拓展了书法艺术原有的审美范畴,把自己苍劲而不失俏丽、挺拔而不失圆润的书法艺术应用于陶艺作品装饰,出神入化,妙不可言,弥足珍贵,为自己营造了一片独有的艺术园地。对西方来讲,艺术主要是创造、是创新、独创才是艺术,模仿不是艺术,中国的传统艺术模仿已成了一种习惯。今天我们来大力提倡创新,这不止是艺术,也是科学,科学的进步。

        大凡书家,具有趋同的文化思想,同时又有对内在精神的探索,表象上求美,内在则求韵。作为书家的王亚平,他的襟怀、品格自然流露笔端,形成驳杂多变气象万千的个人风貌。作为陶艺家,他为人随和,却性格刚毅;遇事只问是非,不计毁誉;虽雅好交,却取舍甚严;艺得老师传授,性格与生俱来。他扎根宜兴,倾心陶艺,选择了宜兴紫砂陶来传达生命的无常,且不“媚俗”,不“从众”,埋头织造着自己的艺术天地而无怨无悔。

        传统的宜兴紫砂作品,大多为壶盆瓶鼎,也衍生了象雕塑艺术这样一些门类,而紫砂材质的雕塑,则大多把传统的佛教,历史人物作为题材,非常具象。亚平则另辟蹊径,同样土与火的艺术,他表达的是不一样的风格,风格是心灵的外观,风格即人。他让人们在一件件紫砂陶艺上领略他的书法艺术,而且不仅仅是书法艺术,更有文学诗词、哲学思想的内容表达,不光有视觉的享受,还有智慧的启迪,他在创作作品的同时,也在栽种着、传播着中国的文化。

        宜兴紫砂是民间艺术。吴冠中先生说,民间艺术诞生于智慧,民间艺术是处境不断变化,固有的民间艺术样式不能永保原貌,智慧不断发展,民间艺术必然在创新中变异,呈现新貌,同为紫砂人,王亚平的紫砂作品已呈现新貌。其实,艺术是个人思维的创造,是自我审美的表达,艺术是法无定法,在创作和表现上,永远不可能有固定的标准,更谈不上有什么样板。亚平一直在坚持走自己的路。

        我不是书法家,也不是陶艺家,无力评判王亚平的书法艺术和紫砂陶艺术,在我看来,他的陶艺作品格调高雅,富有书卷气,让人耳目一新,尽管涓涓细流,却别有引人入胜之处。喜爱他作品的人不少,其中不乏慧眼独具者。亚平已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,共享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、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。他选择了书道陶道,两道合一已成自己的大道,我想他会一直在思考所从事的艺术与他生命的关系,包括最终实现他的人生价值。你仿佛可以这样理解,他所创作的作品,无论是紫砂陶的形体和书法的装饰,都是他灵魂的代言,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。

        功不必自我见,名不必自我居。王亚平在书道陶道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相信他能锲而不舍,“唯道是从”,不断攀登艺术高峰。

        2013、5、12

        (作者系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)


      More.. 名人堂
        More.. 艺术展览
        •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meishujia.cn,All right
        • 服务QQ:529512899电子邮箱:fuwu@meishujia.cnbeijing@meishujia.cn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68(s)   11 queries
        update:
        memory 4.112(mb)